到了南方才发现,大家口中的小年不是同一天,这个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专门去百度了一下,感觉又涨知识了。据说
中国古人过小年,有“官三、民四、船五”之分
这个的意思是说:官家腊月二十三过小年
百姓要避开官家,推一天,腊月二十四过小年
另外就是除老百姓外的,水上人家、渔家等
,比上面两者更晚一天,则是腊月二十五过小年
原来之所以这么划分,也很悠久的历史,受官方文化影响深,主要和政治中心有关系。越离政治中心近,过的越早。
北方离政治中心比较近,小年选在腊月二十三
而南方远离政治中心,小年则为腊月二十四
鄱阳湖沿岸等地保有旧船家习俗,小年选在腊月二十五过。
“官三民四船家五”这是关于小年的俗语。也就是说,官家的小年是腊月二十三,民间的小年是腊月二十四,沿海地区渔民、水上人家的小年是腊月二十五。
过去,北方一直是国家的政治中心,政治因素的影响,北方的小年是官家小年即腊月二十三,南方则为民间小年腊月二十四。
古代所说的“官三民四船五”就是当官的是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平民百姓是腊月二十四过小年,而靠海岸的渔民们是二十五,意思就是离政治中心越远的过年越靠后。而当时政治中心大多数在北方所以北方过小年要比南方提前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