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的第一泡水有没有必要倒掉,一直存在各种争议,个人觉得是没有太大的意义。
自己从事茶叶加工领域将近五年的时间(大红袍和正山小种),我们自己在喝自己做的大红袍和正山小种的时候基本都是从第一泡喝起,正常不会倒了。
甚至我们会把第一泡留起来,放到最后来喝,品尝下冷汤的滋味,而且这样的做法还有一个非常高端大气上档次的说法:回魂汤。
有一句当地的俗语:头泡汤二道茶,三泡四泡是精华。
说法是所有茶叶之中对人体有利的精华基本都在第一泡里,所以才叫汤。
一般绿茶、白茶、黄茶、红茶头泡冲泡出的内含物质是很丰富的、很好喝的,尤其有些优质的绿茶本来就最多冲泡三四次,还倒掉第一泡,真的很可惜。
从我们茶人的角度做个分析:
这个从茶叶产区、品种、来源、制作工艺这几个方面来分析。
产区为什么会说在第一位呢?
如果是有机茶园,或者正岩大红袍,正宗桐木关小种,茶叶的生长环境就在原始森林里面,那么产区就非常洁净。很难会有市郊或者人烟稠密产生的粉尘、有害物质等,也就是说茶青本身就非常干净。
这是第一步,如果说本身茶园环境就不好,接近工厂,人们的生活区,马路边上等,那么就难免会有大量尘土,或者工业产生的颗粒物,这种情况下,当然最好能洗下茶,至少可以冲刷下粉尘。
然后说品种,不同的品种有不同的做法,不同的做法也会对茶叶的洁净程度有很大关联,比如说绿茶,一般采摘下来杀青烘干就是成品了,整个茶叶的工序相对比较简单,比较少有可能会发生茶叶落地的可能,所以生产的过程带来的尘土的不洁净的可能性比较小。
比如普洱尤其是熟普,需要长时间的渥堆发酵,那么这个对工厂的制作环境、卫生条件就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所以一般喝普洱的话,我更倾向和生普,如果喝熟普正常我会洗下茶,图个心理。
另外就是看来源,茶叶的来源是茶农小作坊出品还是大厂出品,现在大的厂家一般都有比较好的生产环境,尤其是选购熟普,我比较推荐购买大厂生产的普洱。就是心里踏实点。
总的来讲现在的茶叶生产环境要比曾经好很多的,正常能销售的茶叶总体来说都是符合国家标准的。
这里我要说的有两个方面,一个是现在主流的茶叶农残应该都是符合国家标准的,尤其是生态比较好的产区茶叶,比如桐木的正山小种,几乎是野化生产的状态,根本就不存在农残的可能性。
另一方面是,如果有农残,那么洗茶能洗掉农残么?
很遗憾的告诉你,洗茶对农残降低几乎没有作用。在国家标准里的25种农药大部分是脂溶性的,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小,哪怕是开水冲泡,能溶解在水里被冲洗掉的可能性可以忽略不计。
总的说,第一泡茶有没有必要倒了,我觉得不用太纠结,如果你觉得这个茶品质还是不错的,那还是从第一泡喝起吧,一泡一泡感受下茶叶的层次感。
如果你觉得心里不踏实,那就倒了也无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