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评 | 《八角笼中》没有彩蛋

时间:2023-07-16 11:57:15编辑:优化君

家庭风波和“金扫帚奖”之后,王宝强销声匿迹了好长时间。直到《八角笼中》上映前夕,铺天盖地的宣传才把王宝强重新拉回到大家视野,原来这小子花了六年憋了一个大招。

《八角笼中》是王宝强执导的首部现实题材电影,故事原型是曾经轰动全国的“四川凉山格斗孤儿”事件。当年一段未成年参与格斗的视频被搬到了网上,舆论一边倒地指责俱乐部创始人利用未成年牟利,俱乐部被迫解散。受到帮助的孩子们在巨大的声援下,终于可以回家了,但他们却不愿意离开。当时就有人表示,这一事件非常适合改编成电影,没想到,愿意啃下这块硬骨头的是王宝强。

电影中,曾是格斗冠军的沙厂老板向腾辉为了生计,着手打造一支格斗俱乐部,找来了一群大山深处的贫困孩子。世事难料,“甲方爸爸”的钱还没到手,计划落空,而动了恻隐之心的向腾辉为了这群孩子,不得已低头了。他本不想再碰的格斗给了他们又一次和命运过招的机会。孩子们成功走出了大山,也登上了更大的舞台,取得的一个个成就正在把向腾辉年少的遗憾一点点填平。可是没有背景,只靠善良单枪匹马的人想要得到成功,往往要走更多的路、绕更大的弯。就在两个潜力股苏木和马虎即将冲击冠军的时候,东窗事发,“四川凉山格斗孤儿”的那一幕上演了。

八角笼,是格斗比赛专用的擂台。这一意象,无论是对于片中人,还是王宝强本人,都有着别样的隐喻。片中的孩子,被命运推着接受了格斗,因为听向腾辉的话就可以吃饱穿暖,还有软和的床睡觉。对这群孩子而言,生命本如草芥,而向腾辉用真心换来了感恩。农村走出来的王宝强曾怀揣电影梦当上了群众演员,功成名就后逆天改命,却突遭家庭变故,人生再度陷入低谷。就像他自己说的,“这六年是我成名后最艰难的六年”,很明显,王宝强想通过这部电影让世人知道,那些想把他置之死地的,不但没有打死他,还会让他更强大。

现实犹如罩在身上的牢笼,想要挣脱命运的枷锁,唯有拼命。为了这部电影,王宝强也是拼了。最近几天,他带着年轻的演员们马不停蹄地飞到不同的城市,走到观众中间去,去聆听大家的心声,收集众人的反馈。拼命换来的效果立竿见影,截至发稿前《八角笼中》的票房已经突破11亿元,成为第106部票房破10亿的国产电影。此起彼伏的讨论中,王宝强的导演和表演能力都得到了肯定,他最想拿回来的口碑得到了,票房也兼顾了。

真诚,是很多观众评价《八角笼中》都提到的一个词。王宝强为了这部翻身之作所作出的努力,通过真实可感的影像和质感十足的表演得到了充分体现。但不可否认,豆瓣7.5的打分里还是掺杂进了很多中国人抹不开的情面。题材相似的电影中,此前阿米尔汗参演的《摔跤吧!爸爸》更有代表性,在上映之初,《八角笼中》也不可避免地被拿来与之对比。《摔跤吧!爸爸》除了展示了摔跤运动的魅力以及一位职业摔跤手的执着追求,还探讨了印度社会中的性别偏见和家庭压力,对女性和女性运动的关注,使其具有强烈的人文主义色彩。相比之下,《八角笼中》的成功集中于前半部分,伴随后期剧情转向网络暴力这条线,燃点骤然降低,提前预想到了结局。观众指出的向腾辉帮助孩子的动机不够饱满、对于媒体报道的细节略显浮夸等,都说明电影还有进步的空间。网络暴力的确是近几年的热门社会话题,但对于故事的处理,王宝强并没有打破常规,让《八角笼中》成为一部有诚意,但无惊喜的“半部佳作”。

作为王宝强给自己和观众的一个交代,《八角笼中》眼下的火爆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看电影的第一批观众中,不少人都见证过王宝强从群演一路走来的经历。七年过去了,王宝强凭借《大闹天竺》揽获“金扫帚奖”三项大奖并现身领奖的影像还历历在目,他说“我向观众致歉,未来我将不断学习,努力成为大家认可的导演”。当他再执导筒,一拍就是六年,为了这部电影欠了一屁股债,听说了他的“不容易”,很多人都选择再给他一次机会证明自己。“八角笼”的寓意,人们也心领神会。毕竟,他是王宝强啊,是“草根逆袭”的王宝强。谁不曾遭遇逆境,谁又不愿意看一个跌过跟头的失败者东山再起呢?《八角笼中》的最后没有彩蛋,戏外的王宝强才是最大的彩蛋。

上一篇:郑晓龙导演又一新剧将至, 演员阵容不俗, 班底强悍, 颇具爆款

下一篇:孙颖莎陈梦开心练球,王曼昱单独训练,刘国梁懂了,正中马琳下怀